2) 内容涵盖:
[基础班链接]
2. 课程说明
功能磁共振成像近年来凭借其非侵入性、无辐射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脑科学的研究中。大量的研究发现,BOLD-fMRI可以有效的检测大脑灰质的自发神经活动,然而,白质的BOLD信号一直被忽视或被当成噪音处理。近年来,一些科研人员逐渐发现白质中的BOLD信号也是有一定的价值的并且发表了很多优秀的文章。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我们,白质的BOLD信号也应该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而不应该视其为噪音信号。
为了帮助大家更快速地掌握白质BOLD信号的数据分析方法,我们拟举办一期以分析白质BOLD信号为特色的数据分析培训班,我们邀请了该领域的专家廖伟教授以及李娇博士授课。课程为期6天,兼具原理与操作,为确保大家在6天内可以充分的掌握内容,我们承诺:每期都会根据学员人数安排充足的助教,保证手把手指导分析数据(注:脑海科技团队一共拥有10余人的助教)。希望我们的课程可以协助磁共振成像的科研工作者快速掌握相关的分析原理以及方法。
注:请提前一天到会场2021年07月12日(13:30 - 20:00)安装软件、熟悉场地、拷贝资料等。
3. 课程安排
备注:请各位学员自带笔记本电脑,建议电脑配置:windows 64位系统、8G以上内存、80G以上剩余硬盘空间。请尽量携带Windows电脑,如果只能使用苹果MAC电脑,请提前使用Bootcmap安装windows 64位系统。
4. 授课教师
臧玉峰:医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认知与脑疾病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认知障碍评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4年于河北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1年于天津医学院获神经外科学硕士学位(导师薛庆澄教授)、2002年于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获精神病学博士学位(导师王玉凤教授)。曾经从事临床神经外科工作14年,2002年至今先后在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杭州师范大学工作。主要从事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计算方法及其在认知与脑疾病的应用研究。提出“局一致性”和“低频振幅”等方法。带领研究团队开发了REST、DPARSF、REST-GCA、RESTplus等软件。合作发表论文100多篇,被引用>28,000次(谷歌学术),有5篇主要作者论文被引用1116-2366次。共同领导多个国际多中心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合作研究。2014到2020年连续7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神经科学、心理学),2017、2018年入选Clarivate 高被引学者(神经与行为科学)。
廖伟: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电子科技大学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骨干研究人员。获四川省杰出青年。2005年开始攻读硕博学位,师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陈华富教授。近年来共发表SCI论文81篇,总引2825次(SCI他引2262次);其中。论文包括电子信息领域:Nature Communications(1篇),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3篇)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al Systems(1篇);综合期刊:Science Bulletin(2篇);脑成像领域:Brain(1篇),Schizophrenia Bulletin(1篇),Radiology(2篇),NeuroImage(3篇)和Human Brain Mapping(5篇)等期刊,其中一区刊物13篇。他引源包括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Nature Reviews Neurology, Lancet Neurology, Physics Reports, Trends in Neurosciences和PNAS等国际顶级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编英文专著1本;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研究成果发现癫痫典型脑影像特征,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发展脑动态网络分析方法,揭示癫痫活动信息传递和网络的演化;建立智能化癫痫活动,癫痫灶定位和多模态脑影像信息模式识别和预测模型的关键理论和方法,为临床服务。
李娇: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博士毕业生。于2015年获电子科技大学工学学士学位,先后以保研和硕博连读方式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国家级青年人才廖伟教授。博士期间,以唯一第一作者或2S(导师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其中IF>5论文5篇,中科院一区论文5篇。发表期刊包括:综合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2.121),电子信息领域(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 IF=6.685),精神病学(Psychological Medicine, IF=5.811,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IF=5.280)等。他引源包括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IF=14.251),Brain(IF=11.337),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等国际顶刊;并被美国工程院院士,IEEE会士等正面引用评价。申请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2项。研究成果证实脑白质功能信息的存在性,提出脑白质功能网络构建方法,建立脑白质功能预测模型,从不同的维度揭示抑郁症脑网络异常表征;建立脑影像和基因表达融合模型,揭示抑郁症脑网络表征和特定基因、细胞类别以及生物通路的关系。
贾熙泽:杭州脑海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杭州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积极心理学专委会委员,具有计算机、心理学及神经科学交叉背景。目前主持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1项,并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多项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方法学、脑影像Meta分析以及静息态数据分析软件开发。2013年起负责维护REST系列工具包,并开发了RESTplus,该软件的论文目前已发表于Science Bulletin (影响因子9.5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论坛(http://www.restfmri.net)管理员。合作发表SCI文章22篇,其中主要作者12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Neural Plasticity杂志的guest editor,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SCI医学2区,3年平均 IF 3.69)、Frontiers in Psychology(SSCI心理学2区期刊,影响因子2.0)以及Frontiers in Psychiatry(SCI医学3区,3年平均IF 3.18)杂志的评审编辑,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rontiers Aging Neuroscience、Brain research、Neuroimage: Report、Scientific Report等多个杂志的审稿人,曾多次受邀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介绍静息态磁共振数据分析
张韬:脑海科技高级数据分析工程师
李仔麒:脑海科技高级数据分析工程师
黄国峰:脑海科技高级数据分析工程师
5. 培训说明
培训班限额招生20人,报满截止。我们会按照缴费顺序安排座位,为方便会务安排,报名敬请从速。考虑到疫情原因,本次培训每名学员每天发1个口罩。学员需要提供杭州健康码(支付宝首页搜索‘杭州健康码’)。
6. 培训费用
费用包括培训费、资料费、培训期间提供快餐、饮品以及点心,交通及住宿费用自理,每人3500元。本培训班开具可以报销的正式发票。可以现场刷公务卡,培训期间谢绝录像。可以银行卡转账或支付宝付款,支付宝账号:19941364880,杨会云。
7. 培训地点
培训地点: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厢街道金城路39号紫橙国际创新中心3号楼10楼,脑海科技第3会议室。
8. 报名方式
请将报名回执以及缴费回执发送至srbrain@126.com,我们会联系您。
9. 联系方式
电话咨询:黄国峰 180 7298 0399
微信咨询:黄国峰 180 7298 0399
报名回执表
10. 在线支持服务
脑海科技将为参加培训的学员提供免费的在线支持以及合作服务,确保学员能够熟练掌握脑影像数据处理的相关方法。
培训课程
第23期小班:脑白质功能网络构建及拓扑属性分析专题培训
2021.7.13-2021.7.18(周二 ~ 周日)
主办单位:杭州脑海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科学研究院
杭州拾睿科技有限公司
- 简要说明
2) 内容涵盖:
- 人脑连接网络概述
- 跨尺度脑影像研究方法
- 脑白质功能论文审稿常见问题
- 脑白质功能网络构建方法
- 脑白质功能网络可视化
- 预测模型原理介绍与实操
- 白质功能网络拓扑属性的统计比较
- 脑白质中结构和功能耦合统计
- F检验与方差分析
- 机器学习介绍及其应用
- 基于Libsvm的SVM分类实操
- 独立成分分析原理及实操
[基础班链接]
2. 课程说明
功能磁共振成像近年来凭借其非侵入性、无辐射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脑科学的研究中。大量的研究发现,BOLD-fMRI可以有效的检测大脑灰质的自发神经活动,然而,白质的BOLD信号一直被忽视或被当成噪音处理。近年来,一些科研人员逐渐发现白质中的BOLD信号也是有一定的价值的并且发表了很多优秀的文章。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我们,白质的BOLD信号也应该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而不应该视其为噪音信号。
为了帮助大家更快速地掌握白质BOLD信号的数据分析方法,我们拟举办一期以分析白质BOLD信号为特色的数据分析培训班,我们邀请了该领域的专家廖伟教授以及李娇博士授课。课程为期6天,兼具原理与操作,为确保大家在6天内可以充分的掌握内容,我们承诺:每期都会根据学员人数安排充足的助教,保证手把手指导分析数据(注:脑海科技团队一共拥有10余人的助教)。希望我们的课程可以协助磁共振成像的科研工作者快速掌握相关的分析原理以及方法。
注:请提前一天到会场2021年07月12日(13:30 - 20:00)安装软件、熟悉场地、拷贝资料等。
3. 课程安排
第1天 7.13 周二 |
臧玉峰 |
[上午] 概述及数据采集注意事项 |
9:00-12:00 |
静息态、任务态及相关技术概述 | |||
贾熙泽 | 功能磁共振数据采集注意事项 | ||
张韬 |
[下午] 静息态数据预处理 |
14:00-17:00 | |
静息态数据预处理原理 | |||
静息态数据预处理实操 | |||
数据质量控制与软件常见报错 | |||
头动、回归等问题解析 | |||
张韬 |
[晚上] 静息态功能连接 |
18:00-21:30 | |
静态功能连接介绍(voxel wise和ROI wise) | |||
动态功能连接介绍(voxel wise和ROI wise) | |||
静态与动态功能连接计算实操 | |||
功能连接常见问题解析 | |||
第2天 7.14 周三 |
廖伟 |
[上午] 人脑连接网络介绍 |
9:00-12:00 |
人脑连接网络:从单模到多模 | |||
人脑连接网络:从静态到动态 | |||
人脑连接网络:从灰质到白质 | |||
廖伟 |
[下午] 关于跨尺度脑影像研究方法 |
14:00-17:00 | |
跨尺度脑影像研究方法介绍 | |||
关于跨尺度抑郁症脑成像研究解读 | |||
孙家伟 |
[晚上] 独立成分分析 |
18:00-21:30 | |
独立成分分析(ICA)原理介绍 | |||
基于GIFT的ICA实操及参数讲解 | |||
ICA应用实例分析 | |||
ICA成分图绘制 | |||
第3天 7.15 周四 |
孙家伟 |
[上午] 机器学习介绍及应用 |
9:00-12:00 |
支持向量机(SVM)原理介绍 | |||
SVM实例讲解 | |||
多种方式构建特征空间(Local指标,脑网络,ICA等) | |||
特征空间的优化与降维 | |||
孙家伟 |
[下午] 基于Libsvm的SVM分类实操 |
14:00-17:00 | |
SVM的核技巧与核函数 | |||
SVM的交叉验证方法实操 | |||
SVM的参数调优实操 | |||
SVM分类模型的评价指标与参数调优可视化 | |||
黄国峰 |
[晚上] 答疑与复习 |
18:00-19:20 自由练习与问题答疑 |
|
19:30-21:30 实操复习白天内容 |
|||
第4天 7.16 周五 |
李娇 |
[上午] 脑白质功能信号处理介绍 |
9:00-12:00 |
脑白质功能信号处理流程介绍 | |||
脑白质功能信号处理注意事项 | |||
功能磁共振数据实际操作 | |||
脑白质功能论文审稿常见问题 | |||
李娇 |
[下午] 脑白质网络构建 |
14:00-17:00 | |
网络构建的基本概念 | |||
脑白质功能网络构建方法介绍 | |||
脑白质功能拓扑属性统计 | |||
脑白质功能网络可视化简介 | |||
脑白质网络构建上机实操 | |||
李仔麒 |
[晚上] 答疑与复习 |
18:00-19:20 自由练习与问题答疑 |
|
19:30-21:30 实操复习白天内容 |
|||
第5天 7.17 周六 |
李娇 |
[上午] 基于脑连接组学的预测模型 |
9:00-12:00 |
预测模型原理介绍 | |||
构建预测模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 |||
脑白质功能网络预测模型实操 | |||
李娇 |
[下午] 脑白质功能在疾病中的应用 |
14:00-17:00 | |
功能网络拓扑属性的统计比较 | |||
脑白质中结构和功能耦合统计 | |||
李仔麒 |
[晚上] 答疑与复习 |
18:00-19:20 自由练习与问题答疑 |
|
19:30-21:30 实操复习白天内容 |
|||
第6天 7.18 周日 |
张韬 |
[上午] 统计推断 |
9:00-12:00 |
一般线性模型的原理与应用 | |||
F检验与方差分析(单因素、双因素) | |||
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 | |||
2*2与2*3设计的方差分析实操 | |||
张韬 |
[下午] 拓扑推断 |
14:00-17:00 | |
多重比较校正的原理与方法(FWE、FDR、GRF、Alphasim、TFCE) | |||
基于二维矩阵与三维图像的多重比较校正实操 | |||
xjview、MRIcron、BrainNet等制图工具实操 | |||
提信号、图像计算、重采样等工具使用 |
4. 授课教师
臧玉峰:医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认知与脑疾病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认知障碍评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4年于河北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1年于天津医学院获神经外科学硕士学位(导师薛庆澄教授)、2002年于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获精神病学博士学位(导师王玉凤教授)。曾经从事临床神经外科工作14年,2002年至今先后在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杭州师范大学工作。主要从事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计算方法及其在认知与脑疾病的应用研究。提出“局一致性”和“低频振幅”等方法。带领研究团队开发了REST、DPARSF、REST-GCA、RESTplus等软件。合作发表论文100多篇,被引用>28,000次(谷歌学术),有5篇主要作者论文被引用1116-2366次。共同领导多个国际多中心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合作研究。2014到2020年连续7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神经科学、心理学),2017、2018年入选Clarivate 高被引学者(神经与行为科学)。
廖伟: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电子科技大学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骨干研究人员。获四川省杰出青年。2005年开始攻读硕博学位,师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陈华富教授。近年来共发表SCI论文81篇,总引2825次(SCI他引2262次);其中。论文包括电子信息领域:Nature Communications(1篇),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3篇)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al Systems(1篇);综合期刊:Science Bulletin(2篇);脑成像领域:Brain(1篇),Schizophrenia Bulletin(1篇),Radiology(2篇),NeuroImage(3篇)和Human Brain Mapping(5篇)等期刊,其中一区刊物13篇。他引源包括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Nature Reviews Neurology, Lancet Neurology, Physics Reports, Trends in Neurosciences和PNAS等国际顶级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编英文专著1本;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研究成果发现癫痫典型脑影像特征,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发展脑动态网络分析方法,揭示癫痫活动信息传递和网络的演化;建立智能化癫痫活动,癫痫灶定位和多模态脑影像信息模式识别和预测模型的关键理论和方法,为临床服务。
李娇: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博士毕业生。于2015年获电子科技大学工学学士学位,先后以保研和硕博连读方式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国家级青年人才廖伟教授。博士期间,以唯一第一作者或2S(导师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其中IF>5论文5篇,中科院一区论文5篇。发表期刊包括:综合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2.121),电子信息领域(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 IF=6.685),精神病学(Psychological Medicine, IF=5.811,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IF=5.280)等。他引源包括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IF=14.251),Brain(IF=11.337),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等国际顶刊;并被美国工程院院士,IEEE会士等正面引用评价。申请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2项。研究成果证实脑白质功能信息的存在性,提出脑白质功能网络构建方法,建立脑白质功能预测模型,从不同的维度揭示抑郁症脑网络异常表征;建立脑影像和基因表达融合模型,揭示抑郁症脑网络表征和特定基因、细胞类别以及生物通路的关系。
贾熙泽:杭州脑海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杭州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积极心理学专委会委员,具有计算机、心理学及神经科学交叉背景。目前主持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1项,并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多项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方法学、脑影像Meta分析以及静息态数据分析软件开发。2013年起负责维护REST系列工具包,并开发了RESTplus,该软件的论文目前已发表于Science Bulletin (影响因子9.5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论坛(http://www.restfmri.net)管理员。合作发表SCI文章22篇,其中主要作者12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Neural Plasticity杂志的guest editor,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SCI医学2区,3年平均 IF 3.69)、Frontiers in Psychology(SSCI心理学2区期刊,影响因子2.0)以及Frontiers in Psychiatry(SCI医学3区,3年平均IF 3.18)杂志的评审编辑,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rontiers Aging Neuroscience、Brain research、Neuroimage: Report、Scientific Report等多个杂志的审稿人,曾多次受邀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介绍静息态磁共振数据分析
张韬:脑海科技高级数据分析工程师
李仔麒:脑海科技高级数据分析工程师
黄国峰:脑海科技高级数据分析工程师
5. 培训说明
培训班限额招生20人,报满截止。我们会按照缴费顺序安排座位,为方便会务安排,报名敬请从速。考虑到疫情原因,本次培训每名学员每天发1个口罩。学员需要提供杭州健康码(支付宝首页搜索‘杭州健康码’)。
6. 培训费用
费用包括培训费、资料费、培训期间提供快餐、饮品以及点心,交通及住宿费用自理,每人3500元。本培训班开具可以报销的正式发票。可以现场刷公务卡,培训期间谢绝录像。可以银行卡转账或支付宝付款,支付宝账号:19941364880,杨会云。
7. 培训地点
培训地点: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厢街道金城路39号紫橙国际创新中心3号楼10楼,脑海科技第3会议室。
8. 报名方式
请将报名回执以及缴费回执发送至srbrain@126.com,我们会联系您。
9. 联系方式
电话咨询:黄国峰 180 7298 0399
微信咨询:黄国峰 180 7298 0399
报名回执表
单位名称(发票抬头) | |
纳税人识别号(税号) | |
发票类型(会议费/培训费) | |
姓名 | |
性别 | |
电话号码 | |
微信 | |
科室/专业 | |
研究方向 | |
银行信息 |
户名:杭州脑海科技有限公司 账号:3301040160015883146 开户行:杭州银行萧山支行 |
汇款备注 | 第23期小班 |
10. 在线支持服务
脑海科技将为参加培训的学员提供免费的在线支持以及合作服务,确保学员能够熟练掌握脑影像数据处理的相关方法。